美國版權局對人工智慧與版權問題徵求公眾意見:一場法律與科技的交匯

美國版權局近日開始公開徵求有關人工智慧與版權問題的意見,這一舉動凸顯了科技與法律之間日益複雜的交織。該機構主要關注三個核心問題:人工智慧在訓練過程中如何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數據、無人參與生成的人工智慧產出是否可以獲得版權,以及人工智慧如何與版權責任相互作用。這些問題不僅牽涉到政治家、藝術家和作家,甚至也觸及到民權團體和法律界。

美國版權局對人工智慧與版權問題徵求公眾意見:一場法律與科技的交匯

美國版權局近日開始公開徵求有關人工智慧與版權問題的意見,這一舉動凸顯了科技與法律之間日益複雜的交織。該機構主要關注三個核心問題:人工智慧在訓練過程中如何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數據、無人參與生成的人工智慧產出是否可以獲得版權,以及人工智慧如何與版權責任相互作用。這些問題不僅牽涉到政治家、藝術家和作家,甚至也觸及到民權團體和法律界。

去年,版權局因拒絕授予Stephen Thaler一張由人工智慧平台創建的圖像的版權而受到訴訟。然而,華盛頓DC的法院支持了版權局的立場,認為版權從未被授予過任何無人參與的作品。這一判決可能會對未來的人工智慧版權案件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多起版權侵權訴訟也在進行中,其中包括對生成人工智慧藝術平台和藝術網站的指控。例如,三名藝術家控告生成人工智慧藝術平台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以及藝術網站DeviantArt未經同意使用他們的藝術作品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外,多家新聞機構已經阻止OpenAI的網絡爬蟲,以防止其抓取他們的數據。

總體而言,人工智慧與版權之間的關係正成為一個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問題。美國版權局的這一舉動可能會成為未來人工智慧法規制定的試金石。隨著更多的訴訟和公眾意見出現,如何平衡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將是一個持續挑戰。

(原文出自:https://www.theverge.com/2023/8/29/23851126/us-copyright-office-ai-public-comments)

Read more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DeepMind執行長Demis Hassabis於8月19日在X平台宣布了一個震撼整個科技界的里程碑:Flow AI影片創作工具自5月發布以來,僅用三個月就突破了一億支影片的創作量。這個數字不僅代表著平均每日110萬支影片的驚人產量,更象徵著AI影片生成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主流市場,正在重塑整個數位內容產業的格局。 從市場數據來看,全球AI影片生成器市場正呈現爆炸性增長。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6.15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然而,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個現象時,會發現它揭示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整個創作生態系統面臨的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又將如何重新定義創意產業的未來? 爆發性增長背後的深層驅動力 技術整合帶來的質變 Flow能夠在短時間內達成如此驚人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優勢。與市面上單一功能的AI工具不同,Flow整合了Google DeepMind最先進的三大模型:Veo 3影片生成引擎、Imagen 4圖像

Made by Google 2025:AI 時代下的智慧手機戰略重塑

Made by Google 2025:AI 時代下的智慧手機戰略重塑

Made by Google 2025 發表會不僅僅是一場產品發布,更是 Google 對未來智慧手機生態的戰略宣示。當蘋果在 AI 領域仍在追趕、三星持續依賴漸進式升級時,Google 正透過 Pixel 10 系列重新定義何為「智慧」手機。這場發表會背後隱藏的深層邏輯,正是科技巨頭們在 AI 原生時代的競爭新格局。 為什麼現在是 AI 手機的關鍵時刻? 市場時機的戰略考量 Google 選擇在蘋果九月發表會前搶先出手,絕非偶然。數據顯示,Google Pixel 在美國智慧手機市場僅占 3-4.5% 的份額,遠低於蘋果的 49% 和三星的 31%。然而,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市場佔有率,卻承載著 Google 更宏大的戰略企圖:透過硬體創新來展示 Android 生態系統的真正潛力。 Forr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