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歐盟AI法案不延後,產業壓力難撼立場?企業:我們還沒準備好!

2025 年 7 月,面對來自 Google、Meta、OpenAI 等科技巨頭的呼籲延後實施,歐盟官方正式表態:「AI Act 依法如期上路,不會暫停!」這場關於監管與創新的拉鋸戰,正改寫全球 AI 生態。

【科技新聞】歐盟AI法案不延後,產業壓力難撼立場?企業:我們還沒準備好!

發生了什麼事?

歐盟於 2024 年 8 月正式生效《AI 法案》(AI Act),並規劃分階段落地:

  • 2025 年 2 月:全面禁止違反人權的 AI 使用(如社會信用評分)。
  • 2025 年 8 月:一般用途 AI(如 LLM)需揭露透明度、風險管理。
  • 2026 年 8 月:高風險 AI(醫療、教育、交通等)啟動嚴格合規要求。

但就在此節骨眼,超過 40 家歐洲與美國企業(包括 Airbus、Philips、ASML)集體發聲,呼籲延後實施至少兩年,主因是:

「我們連怎麼遵守都還不確定!」——企業聯名信

為什麼企業想延後?

  • 缺乏實務指南:AI 開發者苦等的「Code of Practice」已延至 2025 年底 才會出爐,距離法規上路只剩半年。
  • 合規成本過高:初創與中小企業擔憂無法負擔申報與模型分類等繁瑣程序。
  • 創新受限風險:有 AI 公司直言:「歐洲會被過度監管窒息!」

瑞典首相甚至也加入「暫停鐘」派陣營,呼籲讓企業喘口氣。

歐盟怎麼回應?

歐盟執委會態度堅定:「法律通過就是通過,不會延後。」

  • 法規照時程走,但承諾年底前推出輔導與減負方案。
  • 中小企業專案協助中,未來將簡化部分申報要求。

執委會的盤算很清楚:不能為了迎合產業,就放棄對 AI 安全與透明的要求。

接下來要關注什麼?

  1. Code of Practice 是否如期在年底出爐?
  2. 歐盟能否有效幫助中小企業合規?
  3. 企業是否持續施壓、再掀監管攻防?
  4. 2026 年高風險模型上路前,是否還有變數?

歐盟是先行者還是先卡者?

AI Act 是世界首個全面 AI 法規,在 AI 安全性、歧視防治、模型透明度上立意明確,但過早、過嚴也可能打擊創新、催生「AI 外流」現象。

Meta、OpenAI 選擇集中在美國研發早有端倪。法規先行還是創新優先?這場角力將左右全球 AI 發展版圖。

Source:

Read more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DeepMind執行長Demis Hassabis於8月19日在X平台宣布了一個震撼整個科技界的里程碑:Flow AI影片創作工具自5月發布以來,僅用三個月就突破了一億支影片的創作量。這個數字不僅代表著平均每日110萬支影片的驚人產量,更象徵著AI影片生成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主流市場,正在重塑整個數位內容產業的格局。 從市場數據來看,全球AI影片生成器市場正呈現爆炸性增長。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6.15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然而,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個現象時,會發現它揭示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整個創作生態系統面臨的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又將如何重新定義創意產業的未來? 爆發性增長背後的深層驅動力 技術整合帶來的質變 Flow能夠在短時間內達成如此驚人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優勢。與市面上單一功能的AI工具不同,Flow整合了Google DeepMind最先進的三大模型:Veo 3影片生成引擎、Imagen 4圖像

Made by Google 2025:AI 時代下的智慧手機戰略重塑

Made by Google 2025:AI 時代下的智慧手機戰略重塑

Made by Google 2025 發表會不僅僅是一場產品發布,更是 Google 對未來智慧手機生態的戰略宣示。當蘋果在 AI 領域仍在追趕、三星持續依賴漸進式升級時,Google 正透過 Pixel 10 系列重新定義何為「智慧」手機。這場發表會背後隱藏的深層邏輯,正是科技巨頭們在 AI 原生時代的競爭新格局。 為什麼現在是 AI 手機的關鍵時刻? 市場時機的戰略考量 Google 選擇在蘋果九月發表會前搶先出手,絕非偶然。數據顯示,Google Pixel 在美國智慧手機市場僅占 3-4.5% 的份額,遠低於蘋果的 49% 和三星的 31%。然而,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市場佔有率,卻承載著 Google 更宏大的戰略企圖:透過硬體創新來展示 Android 生態系統的真正潛力。 Forr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