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嘗試用人工智慧評論摘要並推出視頻聊天機器人

YouTube宣布了兩項新的實驗性生成式人工智慧功能,YouTube Premium的訂閱者很快就可以嘗試由人工智慧生成的評論摘要和能夠與所觀看視頻互動問答的聊天機器人,這些功能需要自願選擇參與,因此除非是付費會員並在測試期間註冊這些實驗,否則沒有辦法嘗試。

YouTube嘗試用人工智慧評論摘要並推出視頻聊天機器人

YouTube宣布了兩項新的實驗性生成式人工智慧功能,YouTube Premium的訂閱者很快就可以嘗試由人工智慧生成的評論摘要和能夠與所觀看視頻互動問答的聊天機器人,這些功能需要自願選擇參與,因此除非是付費會員並在測試期間註冊這些實驗,否則沒有辦法嘗試。

評論摘要工具會將長串評論劃分成幾個主題,例如在一個視頻中,它可能會顯示出觀眾喜歡某個特定角色或者想看更多的挑戰類型的視頻。這樣用戶就可以直接點擊這些主題來閱讀相關的評論,而不必滾動整個評論區。YouTube保證,這個摘要工具不會包括任何違規或尚在審核中的評論,視頻創作者也可以刪除任何他們不希望出現的內容。

而關於視頻聊天機器人這個工具,可以與你正在觀看的視頻內容互動,並回答相關問題。就像跟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聊天一樣,你可以詢問有關視頻的問題,機器人會根據視頻和其他網路資源來給出答案。

這些功能現在處於試驗階段,只有YouTube Premium用戶可以選擇參加,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視頻都會有這些新功能,而且YouTube提醒用戶,這些功能可能還不是十分完善。

Read more

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上週台中的聚會有個畫面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竟然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跑來參加(聽說是被叔叔抓過來的)。他不只會寫程式,還自己做了一個「競拍資訊 Line 機器人」,做法是先用爬蟲抓證交所的資料,一有競拍資訊就能自動推播。問他為什麼要做這個機器人,他很直白地說:「因為媽媽要我做,啊我要收錢的餒。」想想我小五的時候還在媽媽十塊,他已經能做出一個金融小助理,我的天啊! 除了驚訝,現場跟參加者的互動也讓我得到一個提醒:我們《每週大事》過去大多聚焦在產業新聞,工具和應用的篇幅其實偏少。原因很簡單——我們 Threads 上的前線戰士每天狂發工具更新,發到有人說被我們搞到有點資訊焦慮;;Instagram 也發了不少工具教學和介紹。相比之下,產業新聞的缺口比較大,所以我們自然補這一塊。 但這次台中,還有上次台北的聚會,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在《每週大事》裡加一點工具 & 應用的篇幅。差別是,我們會花比較多篇幅在這個模型或工具到底值不值得注意?它和同質產品的差別在哪?我們甚至會實測,寫下短心得,幫大家更快判斷要不要花時間試(也有可能變成我們的「抱怨大會」哈哈)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