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致力於從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中獲益,並同時保護版權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音樂正迅速成為YouTube的一大特色,這個平台正積極尋求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愛好者和希望保護版權的唱片公司之間達成平衡。該公司與環球音樂集團(UMG)等合作夥伴共同發佈了一套人工智慧音樂原則,旨在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確保藝術家得到應有的回報。

YouTube致力於從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中獲益,並同時保護版權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音樂正迅速成為YouTube的一大特色,這個平台正積極尋求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愛好者和希望保護版權的唱片公司之間達成平衡。該公司與環球音樂集團(UMG)等合作夥伴共同發佈了一套人工智慧音樂原則,旨在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確保藝術家得到應有的回報。

首先,YouTube強調「人工智慧已經到來」,並強調必須制定「負責任」的策略。因此,他們計劃建立一個音樂人工智能孵化器,以影響公司的策略發展。UMG及其旗下藝術家(包括Rosanne Cash、Yo Gotti和Frank Sinatra的遺產)將協助收集來自YouTube的人工智慧實驗的洞察和反饋。

此外,YouTube表示,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必須提供「適當保護」,以防止版權侵犯,同時也必須為有興趣參與的合作夥伴提供「機會」。雖然YouTube尚未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他們表示將建立在Content ID系統基礎上,幫助版權所有人標識其內容。此外,YouTube計劃擴展其內容政策和安全結構,以適應人工智慧的發展。他們已經建立了系統來捕捉版權侵犯、虛假信息和其他違反行為,但將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這些方法的效果。

目前,這些原則還相對模糊,對於改變YouTube的立場影響有限,更多細節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佈,其中包括政策、特定技術和創作者的報酬。

生成式人工智慧音樂不僅在未經授權的合作和創作中受到歡迎(例如UMG的Drake和Frank Sinatra等藝術家),同時也找到了合法的應用。例如,披頭士樂隊的成員正在使用人工智慧根據約翰·列儂的錄音創作新歌,而電子藝術家霍莉·赫恩登則利用人工智慧的聲音模擬技術重新演繹多莉·帕頓的歌曲。UMG本身也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慧生成音樂。YouTube的這些原則將有助於該平台從合法生成音樂中獲取收益,同時也避免了擔心盜版侵權的藝術家和唱片公司提起訴訟的風險。

Read more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DeepMind執行長Demis Hassabis於8月19日在X平台宣布了一個震撼整個科技界的里程碑:Flow AI影片創作工具自5月發布以來,僅用三個月就突破了一億支影片的創作量。這個數字不僅代表著平均每日110萬支影片的驚人產量,更象徵著AI影片生成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主流市場,正在重塑整個數位內容產業的格局。 從市場數據來看,全球AI影片生成器市場正呈現爆炸性增長。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6.15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然而,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個現象時,會發現它揭示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整個創作生態系統面臨的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又將如何重新定義創意產業的未來? 爆發性增長背後的深層驅動力 技術整合帶來的質變 Flow能夠在短時間內達成如此驚人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優勢。與市面上單一功能的AI工具不同,Flow整合了Google DeepMind最先進的三大模型:Veo 3影片生成引擎、Imagen 4圖像